"污染事件發生之后,我們已經請獨立的第三方如上海設計院、環保專家等制定了整改方案,并于10月6日和10月7日落實。目前,落實的整改方案已經得到環保部門、相關專家以及村民的認可。”晶科能源新聞發言人景朝輝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9月,浙江海寧村民舉報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排污導致31人患上癌癥,6人患上白血病。不久后,晶科能源停產1.2G瓦生產線,同時實施擴建固體廢料倉庫以及將雨水管道并入污水處理管道等措施。
景朝輝向記者介紹,以往,固體廢料堆在固定倉庫里,隔幾天會有固體廢料合作企業回收并送到固定地點處理。但是8月20日,由于一個合作終止,倉庫堆不下這些廢料,就露天堆放了。后來,堆放的廢料被雨水沖入附近的河中,就出現了河水中氟化物含量較高的問題。
10月中旬,因為沒有及時披露在中國生產的污染基地,晶科能源被部分投資者起訴。
由于被指污染,晶科能源被推至風口浪尖。
景朝輝說:“光伏污染問題需要界定。光伏企業生產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和化學氣體,但只要回收、處置合理,是不會污染環境的。目前的技術和資金都可以達到。”
環境污染并不是晶科能源一家企業出現的問題。
光伏產業一向被認為是綠色產業,但在中國,它卻帶上了污染的帽子。業內人士分析,這跟光伏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生產有關。
有資料統計,2006年到2011年,有18家光伏公司被環境監察記錄,多數公司因為環保不達標或是沒有嚴格執行相關環保法規,被責令改進甚至停產。在違規問題方面,出現zui多的是“廢水排放不規范”。另外,“廢氣”處理不夠,也是光伏企業出現污染的原因。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江華研究員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多晶硅生產污染多發。由于資金和技術壓力,未被合理處置的生產廢物對環境影響較大。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介紹,生產多晶硅時,會產生四氯化硅和氯化氫,這是兩種高污染的有毒液體,并且其再利用的成本很高。目前,有一半的中國企業因為經濟問題而未安裝或未*安裝相關回收設備,加上多晶硅電池的*生產技術被美、德、日等發達國家壟斷,國內企業在污染控制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這導致我國多晶硅行業污染控制水平較低。
不過,據江華介紹,在多晶硅領域,通過閉環生產及相關技術途徑,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已經能夠解決廢渣及廢液的排放難題而不污染環境。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發展光伏產業時,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大污染治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沈宏文認為,我國光伏產業目前企業數量雖然較多,但是整體技術水平較低,大多數處于產業鏈下游。光伏產業應該加大創新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
“相關部門應該統籌考慮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并加大監管力度。企業也應該嚴格遵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自覺保護環境。”江華說。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 徐壽平
電 話:4000155558
傳 真: 56477761
手 機:
個性化:nyandm.com
Product category